1.歷史沿革
肛腸科自中醫院痔科籌建發展而來,已有近60余年歷史。經歷任領導和科室人員的不懈努力,1996年成為院中醫肛腸重點專科,1998年成為市重點專科建設單位,2002年成為市中醫肛腸重點專科,2016年成為省中醫肛腸重點專科。幾十年來,在常武及周邊地區有較好的群眾基礎及醫療信譽,是常武地區治療肛腸疾病的特色專科,在省內同行中也有相當的知名度。
2.科室規模
科室目前開放床位數43張,下設門診、病房、手術室、換藥室、治療室、搶救室、激光治療中心、周玉祥名中醫工作室等。常年全天候門診,年門診量達18000多人次,每年收治病人15000多人次,年手術人次達1300例以上,床位使用率常年達90%以上。病區中醫治療率100%,社區外病人約占住院人數35%左右。
3.人員情況
科室醫護人員共35人,其中醫生人員14人,包含博士生1人,碩士研究生5人,共有主任中醫師4人,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4人,住院醫師3人;護理人員21人,有副主任護師3人,主管護師4人,護師6人,護士8人。
4.診療范圍
混合痔、肛瘺、肛周膿腫、肛竇炎、肛裂、便秘、肛周濕疹等
5.專科特色
肛腸科門診以中醫特色為主,除診治肛腸科常見病、多發病以外,每周開設專家及專病門診,均由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醫師坐診,保證廣大肛腸疾病患者得到及時準確的治療。同時為方便群眾就醫,及時為廣大病員排憂解難,我們還開展各類門診小手術,既減輕病員經濟負擔,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又緩解了住院難的問題。病區建設不斷完善,醫療設備不斷更新,單獨衛生設施,坐便架、手術搖床、心電監護儀、高頻電刀、激光治療儀、乙狀結腸鏡、全自動電腦中藥熏蒸儀等專科設備齊全。科室嚴格執行三級醫師負責制和護理三查七對等核心醫療制度。通過加強管理,確保理療安全。住院病歷甲級率歷年均達98%以上。治療病種達20種以上。對高位復雜性肛瘺、環狀混合痔、肛門高位膿腫、炎癥性腸病、頑固性便秘、肛周嚴重感染合并糖尿病膿毒血癥、大面積肛管直腸損傷、重度直腸脫垂以及肛門直腸的良、惡性腫瘤等專科疑難病癥的診治和手術,以及各種原發性、繼發性痔術后大出血病人的搶救等方面都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診治水平及技術含量可達省內先進水平。每年均有引進或開展新技術、新項目。近年來通過對肛腸動力學、影像學等方面的進一步深入研究,借助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對頑固性便秘、炎癥性腸病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
專科特色包括:
(1)治療方法傳統與現代兼顧:中西醫結合治療高難度、頑固性、難治性直腸及肛門、肛周病變,以中藥熏洗坐浴法、敷藥法、栓塞法、灌腸療法、注射療法、內結外切療法治療痔。開展保留括約肌掛線法治療高位復雜性肛瘺。在肛管直腸疑難復雜疾病手術方面,技術優勢明顯,多年來成功開展復雜性環狀混合痔和難治性高位復雜性肛瘺等肛腸科乙類手術,填補了市內空白,省內亦屬先進。
(2)在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方面,學科帶頭人周玉祥依據“腑病以通為用,腑疾以通為補”的中醫學理論,創立了“宣通氣血,寒熱并用”治療炎癥性腸病的學術思想,并在此學術思想的指導下以控制潰瘍性結腸炎的炎癥性病變為切入點,通過以往治療經驗,根據分型擬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潰瘍性結腸炎綜合治療方案,為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3)在便秘的治療方面上,堅持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運用中醫臟腑、經絡、氣血辨證理論,并結合現代科學檢查技術,深入探討便秘發病機制,揭示便秘發病的根本原因在于動力缺乏,氣機不暢。創立“以補為通,以補治秘”的治秘之法,并在此學術思想的指導下研制了院內制劑“膽黃潤腸丸”,通過口服中藥為廣大便秘患者解除了痛苦。特別是對于老年習慣性便秘的患者效果尤為顯著。
專科特色制劑:膽黃潤腸丸、消痔止血寧、解毒消腫合劑、潤腸靈、痔寧洗劑、清熱解毒合劑、生肌玉紅膏等系列中成藥。
6.科研成果
近年來全科在省級以上專業雜志上發表論文40余篇,參編專著4部,專科藥物以自行研制為主,逐年不斷完善。從內服到外用,多種劑型已成系列,其中膽黃潤腸丸、潤腸靈、痔寧洗劑、消痔止血寧、生肌玉紅油紗條等更是以其鮮明的中醫特色和卓越的療效而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
7.PI介紹
孫芳,副主任中醫師,長期從事中醫肛腸科臨床工作,擅長肛腸科常見病及疑難危重癥的診治、具備全面繼承本專科學術帶頭人的學術思想和專科優勢病種診療經驗的能力。曾至全國肛腸病診療中心南京市中醫院肛腸科進修學習。近3年每年應邀參加二級以上醫院間疑難危重病例會診次數≥10次,其中三級醫院間≥5次。參加省級專科檢查、評審2次。近年來參與省級課題多項,發表核心論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