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評審結果。我院中醫正骨科獲得1項面上項目資助;心內科作為主要參與單位,與江蘇理工學院合作獲得1項面上項目資助。
項目主持人:高俊,醫學博士,主任中醫師,中醫正骨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碩士研究生導師。
項目主要研究內容:
《骨碎補總黃酮主動骨靶向遞藥系統抗骨質疏松的增效作用及機制研究》,骨碎補總黃酮是治療骨質疏松癥療效確切的中藥活性成分,但骨碎補總黃酮存在生物利用度低、靶向性弱的缺陷。利用課題組前期構建成熟的主動骨靶向遞藥系統,通過其負載骨碎補總黃酮給藥,解決骨碎補總黃酮難溶性問題,提高其骨生物利用度,同時使骨碎補總黃酮具有精準骨靶向效應,以發揮骨碎補總黃酮抗骨質疏松的增效作用。
項目主要參與人:李小龍,主任醫師,心血管二科主任,心導管室主任,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生導師。全國西學中骨干人才,省333人才。
項目主要研究內容:
江蘇理工學院范振敏教授主持的《支架術后低密度脂蛋白(LDL)輸運規律及其對宿主血管新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研究》。冠心病是是一種最常見的心臟病,其治療主要通過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將球囊導管通過血管穿刺置入狹窄的血管,在體外將球囊加壓膨脹,撐開狹窄的血管壁,使病變血管恢復暢通。而冠脈支架植入以后出現再狹窄在臨床上并不少見,本研究擬通過支架術后的影像和在動物體實驗驗證理論分析和重要物質的分布規律,為減少支架術后再狹窄的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科研工作亮點
改革創新,提效賦能
以改革為動力,創新工作機制,修訂完善各項科研管理制度,不斷激發科研活力,調動科研積極性,提升科研服務意識與水平,確保科研改革綜合效能。
學科合作,深度融合
開展學科建設專題調研與研究,組織布局與醫院發展需要、特色發展相適應的學科方向,探索組織科研模式,加強與科研院所、企業等廣泛合作,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凝煉優勢,打造平臺
進一步做實做強市級重點實驗室和現有特色學科的建設,積極組織各類科研平臺的申報工作。凝煉特色學科優勢,打造高水平科研平臺,推進醫院與企業、科研院所開展協同創新。
完善機制,引才育才
完善科技人才的發現和使用機制,為青年科技人才搭臺、鋪路、壓擔子,加快青年醫師在科技攻關實踐中脫穎而出;創新與改進人才評價標準,鼓勵實施柔性引才機制,做強學科帶頭人。
學術交流,營造氛圍
大力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組織開展學術報告和學術論壇等學術交流活動,不斷增強科研意識,營造醫院良好學術氛圍。
近年來,醫院始終貫徹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理念,激發科技人員創新活力,加強學科建設,優化平臺建設,加大高層次人才培養,扶持重點項目,實現研究院與臨床科室互扶互助,全面提升我院科研平臺服務,較好實現了科研成果的提升。下一步,醫院將進一步推動中醫藥各類技術及專利申請和轉化,努力提供更高水平的技術咨詢、技術轉讓對接,積極拓展高質量發展新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