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晚上7點多,鐘樓區北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照院感防控要求完成改造,正式以第一批“黃碼”定點醫院身份啟用。我院派出33名醫務骨干、院感專家,開展醫院的全員院感防控培訓,全力保障疫情期間封控、管控區域市民的就醫需求。
那么,“黃碼醫院”里是如何開展救治的?
那里發生了什么?
生死時速,搶救危重患者
疫情當前,
他們時刻堅在守抗疫第一線
臨床救治的第一線
他們是抗疫的“急先鋒”
更是生命的“守護神”
3月19日18時,剛過交接班時間,醫療隊接診一位“胸悶胸痛”患者,來院后患者突發昏迷,呼之不應,當班的霍雨佳醫師來自我院重癥醫學科,憑借ICU豐富的工作經驗,立即和當班護士開展搶救,常規心電圖檢查提示心室顫動,結合患者有多年冠心病病史,考慮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室顫動、心跳驟停,立即給予胸外按壓、心臟除顫、呼吸支持等心肺復蘇,予藥物強心、升壓、限制性擴容補液等一系列搶救措施。
連軸轉了好幾天的醫療隊隊長沈春鋒,副隊長陳麗吉副主任醫師,也在第一時間趕回醫院,協同搶救工作,婦科汪素卿副主任醫師、骨科翟羽副主任醫師、彩超室顧佳希醫生輪流持續胸外按壓,盡管防護服束縛不便,任何動作都比平時困難百倍,但大家依然拼盡全力,搶救工作緊張而有序地開展著,康復科葉艾俐護士快速開通靜脈通路,精準配合醫生搶救用藥、記錄時間。
大家都希望時間慢一點,再慢一點,分秒必爭地為患者爭取更多的時間。汗水很快浸濕了防護服,但布滿霧氣的面屏也遮擋不住大家堅定的面容。
“時間就是生命”!經積極搶救,患者血壓上升至147/72mmHg,血氧飽和度90%,考慮現有救治設備有限,在緊急聯系市指揮部后,最短時間內由120轉運至指定醫院繼續搶救。至此,我院醫療隊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采取一系列措施盡最大能力維持患者生命體征,為患者轉上級醫院救治爭取了時間。
北港黃碼醫院,外科進行時!
自13號北港黃碼醫院成立以來
外科一直是接診病人最多、最忙的科室
除了接診外科病人
還要負責給病人換藥、拆線、登記狂犬病疫苗注射信息等等
在疫情當下
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作醫生的責任和擔當
3月20日,又是忙碌的一天。外科診室來了一位34歲男性患者,頭皮紅腫熱痛20余天,之前因工作忙碌未就診,自行口服抗生素效果差,持續的頭痛劇烈,讓患者無法休息,匯報小區后送至北港醫院診治。外科劉光利醫生接診后,查體見頭頂有一大小約3*3cm大小腫塊,紅腫明顯,皮溫高,伴波動感,觸痛明顯。考慮患者系皮脂腺囊腫伴化膿感染,感染病程較長,病情逐漸加重,有急診引流指征。匯報沈春鋒科長,沈科長說疫情雖嚴峻,但我們也要盡量為病人減輕病痛。結合北港醫院本院情況,決定為病人急診實施穿刺引流。
在婦科醫生潘赟琰的幫助下,急診為病人開展了小手術。術閉后,患者自覺疼痛明顯減輕,頭脹頭悶明顯好轉,開心地說道:“今天終于可以睡個好覺了”。
手術雖小,但疫情期間,且條件簡陋,大家仍會盡力為病人的健康保駕護航,相信不久,疫情散去,龍城又是春暖花開。
疫情當下,醫院是我們堅強的后盾!
黃碼醫院工作開展之初
面臨著物資、人員缺乏等各種各樣的困難
好在醫院是他們堅強的后盾、溫暖的家園
幫助解決了一道道難關
一、醫院保障急救用藥
北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一家一級醫院,存在藥物不充裕的情況。雖然是黃碼醫院,仍然會遇到各種疾病,有緊急救治的需要。且疫情形勢比較嚴峻,常州市中醫醫院保障了醫療隊用藥的需求,提高了搶救力量,推動工作更好的開展。
3月16日婦科接診了一位先兆流產的患者,需要保胎治療,因北港醫院僅有黃體酮注射液,無口服保胎藥物,疫情期間每天至醫院打針風險較高,也不利于患者休息,建議口服保胎藥物治療。向醫療隊沈春鋒隊長匯報情況后,緊急聯系醫院,調撥了地屈孕酮及黃體酮膠囊等口服保胎藥物,并及時送到了患者手中,內心由衷感慨:“有你真好—常州市中醫醫院!”。
二、醫院保障員工生活
雖然人不在醫院,醫院領導及工會時刻關注著醫療隊的生活情況。天公不作美,溫度驟降十幾度,感覺從春天到了冬天,醫院了解情況后立即準備了衣服和食物,為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
3月20日晚上,沈春鋒科長、潘海蓉科長、袁蘭護士長給大家送來了工會準備的面包、餅干等食物。在這倒春寒中感受到來自醫院的關愛和溫暖,感謝醫院領導及工會給予醫療隊的支持,大家也會繼續努力,堅守崗位,承擔自己的責任。愿寒冬不寒,春暖花開,你我皆平安。
感謝!你們的付出!
感謝!你們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