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部的血流動力和容量監測是一項綜合復雜的技術,常用的監測方法有:無創/有創血壓,中心靜脈壓,肺漂浮導管,PICCO,Vigileo。肺動脈導管曾被認為是血流動力監測的“金標準”,但因其技術性要求較高以及一些難以避免的并發癥,在臨床應用過程中存在著不少問題,因而限制了其廣泛使用。
PICCO(連續心排血量監測)是升級版的容量監測儀,只需放置一根動脈導管和中心靜脈通道,能夠準確獲得連續、動態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數據,能更早、更精確的為醫生提供治療,指導和糾正補液方案,具有操作簡便(床邊化)、創傷小、風險低、數據連續、精準等優點,正逐漸被臨床所接受并應用。
近日,在重癥醫學科成功為一名重癥患者實施了血流動力學管理的新技術。86歲的丁奶奶是新技術首例獲益的患者,該患者因急性心力衰竭轉入ICU搶救治療,入科時患者各項生命指征極不平穩,醫生立即給予液體復蘇、血管活性藥物等治療,但患者心肺功能、血氧未明顯改善,生命危在旦夕。緊急時刻,重癥醫學科主任馬海鷹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后,便迅速指導陳尚坤醫生為該患者進行置動脈導管,行連續心排血量監測(PICCO)。經過ICU醫護團隊的不懈努力,通過運用PICCO監測的數據指導治療及時實施一系列治療方案后,病人的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情況得到了改善。
PICCO是脈搏指數連續心排量監測技術,具有簡便、高效、創傷與損傷性小的特點,適用于任何原因引起的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患者,包括各種休克、膿毒血癥、器官衰竭及急危重癥患者,其測定結果直接決定輸液量及調整血管活性藥物的用量,為危重患者的容量復蘇、液體管理、利尿劑的應用提供及時可靠的依據,此次成功開展PICCO監測技術,標志著重癥醫學科的各項監測手段進一步完善,也標志著我院重癥醫學科對于危重病人的血流動力學管理和治療手段與方式邁上了新臺階,為患者的治療和搶救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進一步提高了我院急危重癥病人的救治水平。
來源:重癥醫學科